复合景观生态滤床(如下图)是我公司研发的的最新景观水治理技术之一,通过对自然界中土著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促进作用,为受污染水体创造一个能顺利完成污染物自然降解功能的环境,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加速对有机物的分解,特点是能对污染环境进行原位处理,无需基建投资,效果理想且无副作用。 复合景观生态滤床其实是一块小型的人工湿地,它的进水口在滤床的中间,由介质填料包围起来,四周进水,由潜水泵提供动力,把景观池中的污染物吸附在滤床的周围,被滤床中的微生物分解净化。同时,滤床上的水生植物不仅向水中提供氧气,还吸附水中的N、P。 复合景观生态滤床的填料为功能性专利多孔介质(一种应用于河道、湖泊治理的生态多孔介质,申请号:200520120682.6),它含有铁、锰、氨基酸、微量营养元素和生长因子等,能促进景观水生态系统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生理功能,提高生物氧化效果,促生剂中含有生化酶,能促进水体向洁净好氧水生态系统演替;使食物链延长,并稳定系统,提高耐冲击力。因此,污染环境从根本上得到逐步改善,水体中溶解氧渐渐地升高,有助于好氧微生物区系的建立,竞争性地抑制了只能在污染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
复合景观生态滤床技术是国外流行的最新治污技术之一,通过对自然界中土著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促进作用,为受污染水体创造一个能顺利完成污染物自然降解功能的环境,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加速对有机物的分解,特点是能对污染环境进行原位处理,人工湖、河涌水体黑臭和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是水体中有机物和N、P等生源要素超标,通过河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食物链转移,除去水中各种污染物,是人工湖、河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利用金属网格,将生态多孔介质固定于现有的硬质护岸上,生态多孔介质孔隙度高达30%以上,具有较强的聚N、P能力,能将河道水体中的N、P营养盐富集起来,被水生植物吸收;其上种植各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选用根系发达、生物量大、具有强烈的植物他感作用的水生植物如石菖蒲、风车草等,其发达的根系泛分布于生物砌块之间,并能穿透介质层进入水层吸收N、P等营养物质。 以广州沙河涌现有硬质护岸为基础构建的复合生态滤床处理单元,是一个由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和高等动物、微生物等共同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对河道水质具有较强净化功能。随着河道集水增氧槽的运行,污水通过由生态多孔介质和植物根系组成的生物处理系统,生态多孔介质富集水体中N、P等营养盐供植物根系吸收利用;介质上着生的生物膜和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水体中有机物进行吸收、吸附和分解;植物根系分泌物可通过植物的生化他感作用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和繁殖。复合生态滤床具有接触氧化、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植物他感等等多种水质净化功能,同时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速度,强化水体自净能力。是河涌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合生态滤床的水质净化功能主要来源于:
1、植物根系和填料对藻类和悬浮物的机械滞留和吸附固定作用; 2、生态多孔介质对营养盐的富集作用; 3、填料生物膜和植物根际微生物氧化分解; 4、脱落的生物膜对藻类的絮凝沉淀; 5、生态多孔介质和位于河道两边的水生植物群落,为浮游动物和高等动物提供栖息场所,通过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对藻类的捕食作用和食物链的转移净化水质。
复合生态滤床既美化了人工湖、河道护岸,增加了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建立复杂而稳定的生物链,又减少了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消耗水体中N、P等营养盐,从生态结构、食物链、环境压力等多个角度,防止水体黑臭和富营养化。 型号 Model | 重量 Kg | 占地尺寸dimensions (mm) | STJZ2 | 2 | 500 X200X50 | STQK3 | 3 | 120 X 100X100 |
* 生态介质填料和生态砌块根据实际滤床面积体积计算。
|